新闻资讯
聚焦宏洋毛绒,了解行业资讯动态

《新华日报》聚焦丨通州湾:加速奔跑,向海图强走在前

《新华日报》聚焦丨通州湾:加速奔跑,向海图强走在前

3月6日,《新华日报》

“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 走在前列”

2024全国两会特刊中聚焦通州湾

抓实项目、培优产业、做大总量

主动融入共建长江口产业创新协同区
全力推动通州湾石化双循环基地建设
在全市争先竞逐的发展浪潮中

勇争第一的生动实践

 

通州湾高端装备临港产业园规划面积7.8平方公里, 现已落户道达、海力、长风等19个项目,总投资达430亿元,着力打造国际高端装备制造中心。

 

 
 
“去年底刚签下5亿元新订单,我们正满负荷生产。”新春伊始,位于通州湾江海联动开发示范区的天顺海工就开足生产线。总经理张锋锋介绍,得益于通州湾的区位优势和一流服务,公司已成长为全国最大的导管架生产基地,“新的一年,我们将加码投资,推进二期项目建设。”

企业发展快,园区加速跑。2023年,通州湾示范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8%、高于全市平均2个百分点,规上工业总产值、规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均列南通第一。

“以‘竞’逐江海的奋进姿态勇当通州湾石化双循环基地建设主力军。”通州湾示范区党工委书记陆忠华说,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擘画的蓝图、明确的“路线图”砥砺奋进,切实把省市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到实处,将全力用好长江口产业创新协同区和通州湾石化双循环基地建设的战略效应、政策效应,凝聚合力、同心同向,用进取的姿态、奔跑的状态把“通州湾速度”提起来,为建设海洋产业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勇挑大梁、多作贡献。

机遇叠加,石化双循环基地迎风起锚

“大干一年,确保年底实现主厂房结构封顶!”走进华能南通(通州湾)2×100万千瓦大型清洁高效煤电项目现场,工人们铆足干劲。

这个项目由中国华能、中国中煤以“煤电联管”方式合作建设,是省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重点项目,也是通州湾新出海口主体港区一港池首个百亿级临港产业项目。项目建成后,每年将输出电力近百亿千瓦时,对地方电力平衡和经济发展意义重大。

两大央企携手落子,成为各方“看好通州湾”的生动注脚。2012年至今,历经十余年的筚路蓝缕、夯基垒土,从一片苇荡荒滩上起步的通州湾,战略地位不断提升、重点产业加速集聚、城市功能更趋完善,积累了加速奔跑、奋进“下一个十年”的充足底气。

通州湾之“热”,在今年省两会会场可见一斑。南通市委书记吴新明在省人代会交流发言时表示,要加快通州湾石化双循环基地建设,推进中石油新材料基地等龙头型、基地型项目开工建设。南通市市长张彤提出,谋划打造通州湾石化双循环基地,建设大宗商品进口、储运、加工、贸易中心,努力成为双循环战略重要节点。

江海潮涌处,奋楫正当时。南通将向海图强确定为推进发展的关键变量、最大增量,而通州湾是当之无愧的主阵地:通州湾港区河海交界水域划分为相当A级航区获得交通运输部海事局批复同意,成为全国第二个、江苏首个河海交界水域相当A级航区;通州湾作业区三港池20万吨级码头主体完成总工程量的90%,区内有运营码头泊位4个、即将建成投运泊位7个;华能、华达、蓝水等4个项目取得岸线批复,批复用海项目数、面积全省领先。

打造通州湾石化双循环基地,和“共建长江口产业创新协同区”一起,成为南通“谋长远”的“两大设想”。依托通州湾新出海口建设,南通谋划建设一个从油气到终端消费产品的全产业链绿色石化基地,更好支撑江苏在服务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上争做示范,服务保障长三角能源安全。

“坚定扛起发展使命,以‘竞’逐江海的奋进姿态勇当通州湾石化双循环基地建设主力军。”陆忠华说,将集中力量、集成政策、集聚资源,加快通州湾绿色化工拓展区19项规划编制报批收尾,以高标准推进公共配套、安全应急、环境保护等26项基础设施建设。同时积极联动“大通州湾”其他区域,主动对接上海漕泾石化基地,与海湾地区国家合作共建国家原油离岸基地,积极参与洽谈阿联酋油气资源合作,聚力打造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全产业链高端化工产业基地。

放大优势,打造主链清晰特色产业集群

坚持抓实项目、培优产业、做大总量,2024年省重大项目清单日前出炉,通州湾示范区收获中国石油南通新材料基地一期、通州湾福莱特太阳能光伏玻璃及背板等5个项目,入选数居全市各县(市、区)前列、市属开发园区首位。

“规划的7.8平方公里产业园,现在仅剩两块地,想落户的企业有很多。”记者走进高端装备临港产业园感受通州湾项目建设热度,示范区招商负责人指着项目分布图介绍,产业园东西两个港池岸线总长9.4公里,可建设38个5万吨级及以下临港产业配套泊位,泊位后方就是临港产业用地,这样的资源,放眼长三角都不多见。产业园已吸引船舶及海工装备、新能源装备、化工装备等领域20家企业落户,一个特色鲜明的高端装备产业集群正在形成。全部达产后,预计年产值突破470亿元。

去年以来,通州湾示范区持续开展“双百工程”,成功举办上海、苏州、北京等地投资恳谈会和项目双月集中签约、季度集中开工活动。全年新签约、新注册亿元以上项目32个,全年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15个、竣工投产工业项目46个。

1月25日,紫琅湖畔掀起一场“头脑风暴”。南通科创集团、通州湾示范区携手上海临港科创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举办“紫琅湖·科创汇”南通临港东久先进科技股权投资基金产业投资人会议,多家通州湾高新技术企业登台路演,争取投资。南通临港东久先进科技股权投资基金规模达2亿元,运营1年多来,已投资通州湾3家企业,项目估值稳定增长。基金负责人介绍:“投资不能靠‘硬拽’,企业纷至沓来,说明通州湾拥有独特优势,发展势头强劲。”

去年,通州湾示范区出台支持企业科技创新、“两稳一促”等一揽子政策,全年兑付惠企政策性资金1966万元,华瑞等4家企业被认定为省级专精特新企业,晨达等12家企业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新认定科技型中小企业56家,新增有效发明专利96件,增速全市第一。

“今年是通州湾多个百亿级重大项目建设的突破之年,也是建区以来省重大项目最多的一年,必将是项目投资转化最具‘爆发力’的一年。”通州湾示范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施宏杰介绍,深入落实全市“重大项目攻坚突破年”部署要求,将推动中石油、福莱特等百亿级重大项目及一批优质项目快速转化,力争全年新签约项目总投资600亿元以上,加快形成主链清晰、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助推通州湾石化双循环基地和新出海口建设。

“湾”事无忧,高标准建设“大通州湾”核心区

盾构机被称为“机械之王”,“身长”动辄超百米,“体重”高达数百吨。一个总投资超20亿元、建筑总面积超10万平方米的项目,从开工运行到交付一台盾构机,需要多长时间?在示范区,中铁十四局装备公司给出答案——8个月。

“我们当年签约、当年开工、次年投产,刷新项目建设‘通州湾速度’。”中铁十四局装备公司副总工程师李向卿感慨,为企业快速发展提供坚强保障的,是示范区项目招引服务中心、审批服务中心、建设服务中心“三中心三专员”企业服务体系。

抓作风建设就是抓发展,谋营商环境就是谋未来。2月21日,通州湾示范区召开持续深化“机关作风建设提升年”“营商环境提升年”动员大会,以“新春第一会”整治作风顽疾、环境顽症,持续打造“万事好通、‘湾’事无忧”营商服务品牌,推动通州湾加速冲刺、跑出更好成绩。

树立用户思维,广纳各方英才。不久前,通州湾示范区发布人才新政4.0,从人才创新创业需求出发,进一步完善覆盖人才项目资助、生活津贴、住房保障、配套奖励等全周期支持体系,“零距离”服务人才、“零障碍”落实政策、“零延迟”满足需求,打造人才创业“幸福湾区”和创新要素集聚“科创高地”。

驱车通州湾,蓝天下、碧海旁,与一个个重大项目同步拔节生长的,是一座功能齐备、风光明媚的滨海城市。去年,紫琅一小通州湾分校“耐盐水稻课程:指向劳动教育的课程基地建设”获评江苏省基础教育内涵建设项目,实现通州湾历史上零的突破;通州湾实验幼儿园获评江苏省家校(园)共育数字化示范校(园)创建单位;田家炳中学通州湾分校建成投运;通州湾中学“南通中学班”开班运营。通过与市直名校合作共建办学,通州湾全面引入优质教育资源,已形成覆盖幼教到高中教育的教育体系。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通州湾院区(通州湾示范区人民医院)已完成急诊楼、病房楼建设,即将开诊。

“通州湾核心商贸城是服务‘大通州湾’产业发展和产业人才生产生活需求的综合高端商务区。”施宏杰表示,作为“南通城市副中心”、“大通州湾”主体港区,示范区将加快完善核心区商业配套功能,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和高品质提升,高标准配置教育、医疗等优质公共资源,以地标性城市功能项目提升城市能级,充分展现“大通州湾”核心区域的形象气质,努力建设一座有形态、有温度、有质感的活力港城。

返回列表

让我们来帮助您。

相关新闻

南通宏洋毛绒制品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0 南通宏洋毛绒制品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06048011号